觀點-別把台股當政治鬥爭祭品
- 2015-11-14 01:41
- 工商時報
- 崔慈悌
台股成交量奄奄一息,投資人寄望證所稅修法能去除多年來的紛擾,但朝野卻因各有算計,讓投資人一再從希望到失望,也讓台股不斷被凌遲。
證所稅復徵案從101年上半年被財改會列為最優先議題後,就此紛擾不斷,除了推動的前財長劉憶如下台外,版本也一再變更,即使101年7月立法院以「修正動議版」三讀通過,確定102上路,但之後從設定8,500點天險到取消、暫停大戶條款等議題,證所稅已經一修再修,早非原貌。
開徵證所稅3年來,因台股交易量萎縮,光是證交稅的損失,平均一年就達248億元,照說,證所稅開徵失敗,民進黨應樂於推動證所稅修法,以凸顯馬政府的「無能」,但事實上卻非如此。
雖然民進黨批評國民黨證所稅案「變來變去」,但實際上,民進黨對證所稅的看法也在改變,之前的「林全版」基本上是站在實現公平正義,有所得就應課稅的立場,到現在主張廢除證所稅則是眼看景氣不佳,順意民意的結果。儘管如此,民進黨卻未主動推動修法,而是「等著看國民黨好戲」。
至於國民黨則是從101年著手推動證所稅,直到昨天黨團大會確定「廢除證所稅」,可說回到原點。但是國民黨卻不願被外界認為「推證所稅根本是個錯」,即使同意廢除,也要加註「證交稅內含證所稅」。
其實在全球金融市場近年快速變動下,政策原本就應與時俱進,隨時修正,當年推動證所稅是因證券市場交易熱絡,政府財政困窘,受薪階級繳稅一毛錢都跑不掉,資本利得稅負卻偏低,在全民要求「公平正義」下決定課徵,在當年時空環境,這樣的決策並非錯誤。
只是隨後歐債危機爆發、金融海嘯又起,在台股震盪加劇,交易轉趨清淡下,證所稅的復徵當然會被視為元凶,既然時空環境已變,無論在朝在野,都應以蒼生為念,當改就要快改,而不應拿來當作籌碼,讓台灣的經濟作為政治鬥爭的陪葬品。
留言列表